【财经分析】超长期特别国债蓄势待发 投向重点领域服务国家长期战略
新华财经北京5月6日电(记者董道勇)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为系统解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一些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问题,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及早发行并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专家表示,作为积极财政的重要发力点,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有利于促增长、稳投资,优化中央和地方债务结构,且更好匹配较长期限重大项目资金需求,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超长期特别国债“特别”在何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何为超长期特别国债?记者了解到,与此前我国发行的特别国债相比,本次超长期特别国债期限会更长。在债券市场上,一般认为发行期限在10年以上的利率债为“超长期债券”,与普通国债相比,超长期债券能够缓解中短期偿债压力,以时间换空间。
中诚信国际研究院执行院长袁海霞表示,考虑到此次主要支持国家重点战略等方向,此轮特别国债发行期限将明显延长,整体上更聚焦15年及以上超长期限品种,重大项目或搭配30年、50年期限的特别国债,有利于缓解中短期偿债压力,增强对长期限项目的保障能力。
在使用方面,本次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的背景是经济下行与结构转型压力并存,旨在稳增长、拉投资、服务国家长期战略。与长期建设国债、2023年增发万亿国债不同,特别国债不列入财政赤字、不增加赤字率,有利于保障财政可持续,同时也为后续宏观调控增加灵活性及空间。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吉富星表示,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核心是债券投向、项目质量和综合效益,重点解决一些领域潜在建设需求巨大、投入周期长但现有资金渠道难以发挥作用的领域,更加注重长期综合回报。
“专项债、特别国债对应政府性基金预算,分别是地方、中央发债,面向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吉富星表示,这能够优化中央与地方债务结构、扩大内需和有效投资。与之相比,财政赤字对应的是政府一般公共预算,主要是一般国债、一般债,主要面向无收益的公益性项目。
从支持领域看,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苏社近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超长期特别国债重点聚焦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粮食和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等方面的重点任务。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箭在弦上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及早发行并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结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信息,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已经箭在弦上。
在日前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预算司司长王建凡介绍,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对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要意义。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财政部已经将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收支纳入2024年预算。同时,扎实推进超长期特别国债前期准备工作,积极参与制定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的行动方案。
在前述新闻发布会上,刘苏社介绍,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已研究起草了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的行动方案,经过批准同意后即开始组织实施。方案坚持目标导向、精准突破,集中力量支持一批事关现代化建设、发展急需、多年想办而未能办、需要中央层面推动的大事要事难事,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夯实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基础。
王建凡介绍,下一步将根据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分配情况,及时启动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工作。结合债券市场需求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对应建设项目的实施周期,科学设计发行品种期限,实现与项目期限的合理匹配。同时,统筹一般国债和特别国债发行,合理安排发行节奏,切实保障特别国债项目资金需求。
与此同时,财政部将加强中央和地方资金、存量和增量资金统筹,与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形成合力,提高资金整体效能。结合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实际,研究建立监管机制,加强对资金分配、下达和使用的全过程监管,确保规范、安全、高效使用。
优化央地债务结构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近年来,伴随积极财政政策持续发力,我国政府部门债务有所提升。2023年底中央政府债务和地方政府显性债务口径的政府部门杠杆率接近60%,中央政府债务占比为42.5%,低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水平,风险总体可控。
专家认为,我国政府部门尤其是中央政府仍有较大的加杠杆空间,通过发行特别国债支持重点项目有利于优化债务结构、降低宏观债务成本。
记者在基层财政部门采访了解到,对于地方来说,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不用地方承担还本付息责任,有利于解决项目资金来源紧张问题。中央政府在发行长期特别国债后,将通过转移支付的形式下达给地方,债券的还本付息由中央承担。
中诚信国际认为,近年来在大规模减税降费、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地方财政承压,政府债务还本付息压力增大。通过中央加杠杆支持项目建设有利于缓解地方财政压力,且有利于降低宏观债务成本,减轻政府部门整体债务付息压力。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经济快讯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