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世界电信日|刘刚:端侧AI将为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经济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华网北京5月17日电(赵秋玥)随着AI技术向终端下沉,端侧AI让智能变得触手可及。怎样看待端侧AI发展趋势,端侧AI在“人人可享的AI”愿景中为何发挥着关键作用?新华网就此专访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刚。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刘刚表示,中国规模庞大的终端应用市场将加速人工智能技术普及。未来,AI技术将在创新经济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海量终端为AI找到规模化应用场景
人工智能是具有基础设施性质的通用目的技术,应用前景广阔。刘刚认为,中国在发展人工智能科技产业方面的重要特点是应用需求牵引。
应用需求牵引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关键是实现规模化应用,智能终端是规模应用的重要场景,是产生杀手级产品和应用的温床。2023年,中国市场手机销售量达到2.89亿部,5G手机保有量达到8亿部;汽车销量2600多万辆,保有量达到4亿多辆;智能家居市场更加广阔。海量终端市场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这意味着中国拥有庞大的终端产品应用市场,人工智能只有通过应用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刘刚说。
据刘刚介绍,除了经济领域,人工智能技术还被广泛运用于包括大气污染控制、水污染治理和新能源开发在内的生态保护领域,与我国高质量发展目标紧密贴合。无论手机、汽车还是智能家居,海量的应用终端均为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了规模化应用场景,由此带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
刘刚表示,在人工智能核心产业部门和融合产业部门之间的互补性创新过程,将催生新的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以L4级自动驾驶汽车为例,人工智能技术与汽车的结合颠覆了传统汽车概念,继电动化之后,中国汽车将进入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新阶段。同时,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对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发展产生连带效应,未来将给城市带来革命性变化。
端侧AI将加快人工智能规模化普及
“端侧AI确实能够加快人工智能技术规模化普及。”刘刚说。
以手机为例,算法使手机的照相功能进一步提升,而用户在使用照相功能的过程中进一步带来了海量数据,使算法获得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当智能算法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又会通过迁移在其他领域引起连锁反应。这意味着,如果没有规模化应用就没有数据,也无法通过数据带给算法良好的正反馈,这就是终端需要规模化应用的重要原因。
刘刚认为,“在人工智能运用过程中,很多算法是以软件的形态表现出来,用户使用越多、反馈越多,由此将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在刘刚看来,AI技术在规模化场景中的运用非常重要,一定要通过包括算法在内的技术沉淀转化为软件产品和服务,进而带动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在调研中发现,随着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未来中国将会出现一批以工业软件为主导的新公司,他们将促进产品和服务在更大范围内应用,并通过反馈获得海量数据,使算法更加优化。因而,规模化运用将为人工智能技术带来更大发展空间。
AI技术将助力培育创新经济
一般而言,我们把工业经济称为传统经济。工业经济强调大规模生产。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开发再到新产品上市,往往要经历诸多环节和流程。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大大缩短了工业经济的生产流程。我们发现,新的算法出来后很快就会被应用到生产和服务过程。因为算法是软件,属于知识经济范畴。它从创新到应用中间的间隔很短,而且随着规模的扩大,边际成本趋近于零,具有明显的报酬递增效应。”刘刚说。
人工智能推动下的经济属于真正的创新经济。刘刚认为,未来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在创新经济中,将帮助人们发挥实现创造力和想象力,不仅能够创造财富,而且能够推动人本身的进步。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对就业效应是积极的。例如机器人替代的劳动者的工作大都属于噪声高、有污染和危险性高的工种,大大提高了工人的幸福指数。刘刚表示,人工智能为我国后发地区的农村居民带来新的创业和就业机会,为收入增加创造了条件。当然,在人工智能的应用中,可能会带来结构性就业问题。“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是,不是人工智能替代劳动者,而是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的劳动者替代没有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的劳动者。因而,全社会人工智能普及教育是一个非常值得政府投入的事情。”
【责任编辑:凌纪伟】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经济快讯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