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动态 > 我国科学家在抗烧结催化剂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我国科学家在抗烧结催化剂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2025年03月10日70572

  新华社合肥3月10日电(记者戴威)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曾杰教授团队通过构筑纳米岛结构催化剂,攻克了甲烷干重整反应中催化剂极易烧结失活的难题。相关研究成果3月10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材料》。

我国科学家在抗烧结催化剂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超细金属纳米颗粒因其超高的原子利用率,在多相催化领域备受青睐。然而,在催化反应过程中,这些纳米颗粒极易受到高温等影响,从而自发聚集并导致活性降低,该过程被称作烧结。发展超细金属纳米颗粒的抗烧结策略,是催化科学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难题。

  此次研究工作中,研究人员基于对烧结路径的深入理解,创制了一种纳米岛结构催化剂。具体而言,研究人员在载体与金属颗粒之间嵌入一种均匀分布、小尺寸且互不相连的金属氧化物团簇,其因岛状结构被命名为纳米岛。相较于载体,纳米岛对金属颗粒锚定更强,因此颗粒无法整体迁移烧结。此外,纳米岛之间互不相连,从颗粒表面脱离的金属原子难以跨岛迁移。通过同时切断两种烧结路径,纳米岛结构有望显著提升催化剂的抗烧结性能。

  为构筑纳米岛结构催化剂,研究人员首先在氧化物与载体间构建强吸附作用,通过高温受控团聚获得小尺寸、高密度的氧化物纳米岛。通过将电性匹配原理和溶剂蒸发结合,研究人员实现了金属在纳米岛上的精准落位。针对常见的载体、纳米岛、活性金属,研究人员发展了纳米岛结构催化剂的材料库。其中,二氧化硅负载的氧化镧纳米岛对钌纳米颗粒的稳定效果尤为突出。研究人员将该催化剂应用于甲烷干重整反应以验证其抗烧结性能。此反应因其在温室气体资源化利用方面的巨大潜力而备受关注。

  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能够实现单程400小时的稳定转化,且反应后钌纳米颗粒的尺寸仍维持在1.4纳米,完美应对了因高温等因素导致的失活困局。通过定制活性金属和载体,纳米岛结构催化剂有望为多种催化反应中所面临的烧结失活难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责任编辑:吴京泽】
    阅读下一篇: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经济快讯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国科学家在抗烧结催化剂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的相关文章

              中国故事丨在高原云端,“看见”地球的呼吸

              中国故事丨在高原云端,“看见”地球的呼吸

                海拔3816米的瓦里关山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比邻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1994年9月,世界气象组织宣布,第一座建在欧亚大陆上的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以下简称“瓦里关站”),在瓦里关山开始运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瓦里关站是北半球内陆...

              跨国公司税收战争阴云密布 美国停止支持全球税收协议有何影响?

              跨国公司税收战争阴云密布 美国停止支持全球税收协议有何影响?

                在“特朗普2.0政府”的全球贸易争端版图中,关税并不是唯一的议题。与美股超级巨头息息相关的全球企业税问题,现在已经“子弹上膛”。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周一晚间公布的总统备忘录中,特朗普指示美国财政部,撤回美国对经合组织全球税收协议的支持,并要求该部门制定美国公司遭到域外国...

              “特朗普币”暴跌!苹果公司评级遭下调

              “特朗普币”暴跌!苹果公司评级遭下调

                【导读】特朗普夫妇发行的代币“TRUMP”和“MELANIA”暴跌,公司评级遭到下调,股价大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美股情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月21日晚间,美股开盘后,道琼斯指数涨超300点,指数则基本持平,标普500指数上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

              发挥智慧大数据优势 让大城市治理更“智慧”

              发挥智慧大数据优势 让大城市治理更“智慧”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要求,深化城市建设、运营、治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并且提出,推动形成超大特大城市智慧高效治理新体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城市治理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迫切需要引入新技术、新理念来提升...

              中国科学家领衔团队首次记录遥远“太空合声”

              中国科学家领衔团队首次记录遥远“太空合声”

                新华社北京/伦敦1月23日电 地球磁力线像琴弦一样被宇宙空间带电粒子拨动,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中国科学家领衔团队在23日正式出版的英国学术期刊《自然》发表论文,宣布在世界上首次记录到遥远的“太空合声”。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晋滨说:“这项开创性工作...

              中外团队“听”到遥远太空合声波

              中外团队“听”到遥远太空合声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间与地球科学学院曹晋滨院士团队的刘成明与合作者,首次聆听到遥远地球空间发出的合声。该工作打破了学术界关于合声波只能在地球偶极磁场控制的近地区域出现这一持续70多年的传统观点,并阐述了合声波产生的新机制——非线性波粒相互作用。相关成果1月23日发表于《自然》杂志。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