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动态 > 记者手记:让青春的每一刻都闪光——走近青年科普志愿者

记者手记:让青春的每一刻都闪光——走近青年科普志愿者

2024年05月04日66991

  新华社北京5月4日电 题:记者手记:让青春的每一刻都闪光——走近青年科普志愿者

记者手记:让青春的每一刻都闪光——走近青年科普志愿者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华社记者温竞华、徐鹏航

  他们用智慧和热情,让青春的每一刻都闪光:深入田间地头,用技术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走进学校社区,把健康知识带去千家万户……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记者走近几位青年科普志愿者代表,聆听他们的故事。

  “2024年4月27日:今天一早我们前去田间进行马铃薯间作大豆、荞麦的播种,马铃薯已经开始陆续出苗……”

  从2022年第一次来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四川农业大学博士生张峰已在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度过500多个日日夜夜,写下数十万字的工作日志。

  为了帮助大凉山腹地的农民实现增产增收,自2019年起,一批批四川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已在这里接力驻扎了5年,完成学业之余,他们在这里试验、推广先进品种和技术,建立起马铃薯生产、加工的产业体系。

  风沙大、紫外线强,在试验田工作一天,张峰的脸就黑得像抹了煤灰一般。可对他来说,这些苦都比不上乡亲们曾经对“城里来的娃娃兵”的不认可。

  四川农业大学王西瑶教授带领张峰(前排左一)等研究生在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查看马铃薯出苗情况。(受访者供图)

  马铃薯是布拖县百姓的主要口粮,但品种退化、种植技术和观念落后,长期制约当地农业发展。一开始,张峰和同学们带着种子和技术跑遍了十几个乡镇几十个村,却连连碰壁,屡遭“退货”。

  为了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他们决定亲自种给老乡看。5个月后,试验田的土豆丰收了,当地百姓竖起了大拇指。“一位彝族大姐跑来要买土豆,我们成功了!”回忆往昔,张峰依然激动不已。

  如今,布拖县的田野里涌出越来越多的高产土豆品种,张峰和同学们又有了新目标:探索马铃薯和其他饲料作物的间作模式,服务当地马铃薯和黑绵羊两大特色产业。

  如漫天星火,闪烁青春光芒。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科普团队长期深入中小学和社区开展科普实践,商洛学院“流动科技馆”志愿者把科普课堂搬进山区中小学校,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学生为乡村居民打造口袋公园……各地高校科技志愿者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民生和乡村振兴。

  越来越多的青年医护人员化身“斜杠青年”,活跃在守卫人民生命健康的主战场。

  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副护士长杜涛(左三)在山西吕梁为基层医护进行急救培训。(受访者供图)

  “分享到朋友圈了,让更多人了解中暑的危害”“希望多发表这类急救知识文章”……在一篇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副护士长杜涛和同事撰写的热射病科普文章下,许多读者留言、点赞。

  杜涛的“医学科普之旅”始于一场惊心动魄的抢救:接诊时一名中年患者已因中暑昏迷3个小时,情况紧急。经过争分夺秒的抢救,病人生命体征逐渐平稳。

  “很多病人送来时已经过了最佳抢救时间。如果能让更多人了解急救知识,或许能挽救更多的生命。”杜涛由此走上科普之路。

  撰写科普文章、拍摄短视频,进学校、进社区宣传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到偏远地区为基层医护人员进行急救培训……急救知识带给了越来越多的人,杜涛的空闲时间也被填得更满。

  近日,北京协和医院第二届“协和星原计划”健康科普培育项目顺利收官,交出381篇文章、227场次活动、1063个视频、10余部书籍的亮眼“成绩单”,青年医护人员成为“主力军”。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李佳宁为等候消化内镜的患者做科普宣讲。(受访者供图)

  北京协和医院“幽我无忧”项目团队负责人、消化内科主治医师李佳宁经常遇到就诊时才发现癌症晚期的患者。“一天门诊最多看几十个病人,科普宣传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将疾病‘扼杀在萌芽阶段’。”

  “做科普,也在‘倒逼’我不断学习成长。”李佳宁正在准备一系列有关幽门螺旋杆菌的科普视频和图片,计划在多个平台投放。

  五四青年节,李佳宁给自己安排了一个节假日门诊,“这份‘节日礼物’让这个特殊的日子更有意义。”

  研当以报效国家为己任,学必以服务人民为荣光。青年科普志愿者们播撒下科学的种子,书写着新时代的青春篇章。

【责任编辑:焦鹏】
    阅读下一篇: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经济快讯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记者手记:让青春的每一刻都闪光——走近青年科普志愿者” 的相关文章

              华为Pura 70系列新品手机线上一分钟售罄

              华为Pura 70系列新品手机线上一分钟售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4月18日,华为Pura 70系列新品手机开售,线上商城一分钟售罄。记者在华为线下门店看到,体验和购机顾客排起长龙。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该款新机采用玄武钢化昆仑玻璃,搭载全新HarmonyOS 4.2,搭载北斗卫星、天通卫星的双卫星通信,...

              新研究:一种毒性较强的猴痘病毒毒株具备性传播能力

              新研究:一种毒性较强的猴痘病毒毒株具备性传播能力

                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 英国《自然》杂志日前刊登的一项新研究动态显示,一种毒性较强的猴痘病毒毒株已经具备通过性接触传播的能力。这让研究人员担心2022年曾出现的全球猴痘疫情有再次暴发的风险。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以往数据显示,这种被称为分支I的毒株比引发2022年全球猴痘疫情的...

              研究人员造出类似活细胞的人造细胞

              研究人员造出类似活细胞的人造细胞

                新华社华盛顿4月28日电 美国研究人员近期在英国《自然·化学》杂志上报告,他们首次通过操纵脱氧核糖核酸(DNA)和蛋白质,制造出外观和行为与人体细胞相似的细胞。这一成果对再生医学、药物输送系统和诊断工具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蛋白质对于形成细胞的框架即细...

              人工智能莫侵犯“声音权”

              人工智能莫侵犯“声音权”

                人的声音具有人身专属性,任何自然人的声音均应受到法律保护。AI技术应用到声音领域,应坚持技术边界,依法合规使用,避免产生侵权纠纷。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人的声音与人工智能(AI)声音之间的权益之争应该如何界定?4月23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对全国首例“AI声音侵权案”进行一审宣判给...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川陕哲罗鲑全人工繁殖成功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川陕哲罗鲑全人工繁殖成功

                新华社成都5月6日电(记者王曦)记者6日从在四川成都召开的川陕哲罗鲑全人工繁殖成果技术鉴定会上获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川陕哲罗鲑全人工繁殖取得成功。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5日至6日,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对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

              华为商城首页上新“她之选”女性频道,专为“她”而来的“高端橱窗”

              华为商城首页上新“她之选”女性频道,专为“她”而来的“高端橱窗”

                临近母亲节,也到了向妈妈们表达爱意的时刻。多年来,华为商城致力于为不同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和差异化的产品与服务,尤其是为女性消费者提供暖心产品及多样化的服务选择。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华为商城“她之选”频道,将更适合女性用户的产品与服务进行“一站式”展出,让女性消费者更容易选择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