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个“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举办
今年5月15日是第12个“全国低碳日”,主题是“绿色低碳、美丽中国”,生态环境部、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在常州市举办2024年“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我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产业和能源结构调整,采取节能、提高能效、建立完善碳市场、增加森林碳汇和提高适应能力等一系列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取得积极进展,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不断取得新成效。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生态环境部在主场活动上发布《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这是我国首个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进展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以来,我国积极完善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体系,已推动多地编制实施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重点领域发布适应气候变化政策文件80份,为提升气候韧性提供重要指导。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报告》称,我国气候变化监测评估和预警体系正在逐步完善。数据显示,我国已建成由近7万个地面自动气象站、200余部天气雷达站以及探空站、在轨业务气象卫星等组成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气象预报预警准确率和精细度不断提升,实现了提前一周准确预报重大天气过程、提前1至3天发布气象灾害预警,24小时暴雨预警准确率达93%。
同时,各地、各行业和各领域都在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效果显著。其中,成都市科创生态岛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案例,常州市钟楼区上书房社区“碳”锁生活、“益”起行动案例,北京市“故宫零废弃”公众参与实践基地等被列入2023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获选名单。生态环境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等八部委联合印发了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名单,北京市门头沟区等39个市(区)入选,这些试点城市将积极探索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路径和模式,有效提升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记者李禾)
【责任编辑:朱家齐】
阅读下一篇: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经济快讯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12个“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举办” 的相关文章
记者从国家网信办官网获悉,为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创新发展和规范应用,网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按照《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要求,有序开展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工作,目前已有117个大模型完成这项工作。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从公开信息可以看到,完成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的大...
当地时间周三(4月10日),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再次抨击了老对手、现任美国总统拜登,原因是最新公布的通胀数据全线高于预期。特朗普称拜登是美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总统。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3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3.5%,为2023年9月以...
降息预期收敛,正在改写全球资本市场叙事。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期,受美国通胀、就业等经济基本面数据超预期影响,市场对美联储年内降息预期退坡。“全球资产定价之锚”再掀波澜,10年期美债收益率日前突破4.5%关口,并维持在该点位上方运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华社天津4月15日电(记者周润健)春夏交替天渐暖,赏拍银河正当时。这时节的银河远远看上去就像是一座弯弯的拱桥或拱门,蔚为壮观。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北京星空摄影爱好者李召麒2017年4月22日在内蒙古贡宝拉格苏木拍摄的银河。(本人供图) ...
国家知识产权局近日发布《2023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39.6%,较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连续五年稳步提高。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报告》称,作为创新的主体,我国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51.3%,较上年提高3...
2023年是自1850年以来最热的一年,热浪、极端降水、旱涝急转、野火、沙尘暴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气象学家们对这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进行总结回顾后发现,一些新特征正在涌现。这一成果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联合英国气象局、法国索邦大学、德国马普气象研究所、阿根廷冰川学和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