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聚焦 > 兴银基金张璐:债市格局震荡 提高胜率意识

兴银基金张璐:债市格局震荡 提高胜率意识

2025年08月25日53686

  从理财公司加盟公募机构,兴银基金固定收益部的基金经理张璐带来了丰富的固收资产管理经验。日前,张璐在接受中国报记者专访时,详细介绍了角色转变背后的思考。

兴银基金张璐:债市格局震荡 提高胜率意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今年震感不断的债市环境下,张璐表示,相比博取赔率,自己更加重视胜率带来的可靠性,尤其是随着利率债久期策略等有效性降低,她更希望结合事件埋伏、利差交易、一二级套利等细分策略,在震荡市中累积信用债交易带来的增厚回报。

兴银基金张璐:债市格局震荡 提高胜率意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细化投资策略

兴银基金张璐:债市格局震荡 提高胜率意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张璐曾在银行理财公司任职,拥有丰富的固收资产管理经历,在背负较大管理规模的压力下,顺利跨过了净值化转型的难关,不仅积累了交易经验,还对各类资产品种、机构行为逻辑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现在回过头来看,张璐感慨说,当时在管理大规模资金的情况下,如何构建组合框架和分配资金,如何应对负债端的大幅波动,都是不小的挑战。

  “管理大规模固收产品难点主要在于,当市场调整的时候,由于市场容量有限,难以在摩擦较小的情况下,完成大规模资产出清,因此需要在组合构建阶段就做好结构铺陈和压力测试,并且准备好择时、左侧交易等预案。”丰富的经验储备已成为张璐应对市场波动的抓手和底气。

  来到公募机构后,张璐坦言,自己在投资策略上有了更进一步的细化挖掘空间:“以前在银行理财管理大规模产品,更多需要的是对时点的把握,配置一些能够支撑容量的大类资产。但管理公募产品更加考验个人能力,比如对信用债精挑细选做定价、在利差变化中寻找交易机会、利用一二级市场定价偏差进行套利等,策略可以挖得更深、更细。”

  在债券收益变薄的趋势下,张璐也在逐步拓宽自己的投资视野,探索如何利用“固收+”策略,从可转债、权益等资产索取更多的收益回报,通过大类资产加成,缓解固收投资带来的收益焦虑。

  更多追求胜率

  相比去年的债牛环境,今年以来债市震感接连不断,给固收投资带来了不小的考验,尤其是近期权益市场持续走强,“股债跷跷板”效应对债市形成了较为显著的压制。

  “今年一季度在人民银行明显收紧资金的背景下,我当时明显感觉到今年投资利率债的赔率与去年有所不同,拉长久期可能已不再是‘法宝’,而且利率债的持有票息收益也不是很丰厚,所以在赔率不高的情况下,追求胜率可能是更好的选择。相比利率债,信用债在配置和交易上的性价比更高一些。” 张璐表示。

  在张璐看来,提前在一些关键事件之前做好准备,把握好市场情绪和入场时间,也能带来较好的收益效果。

  “比如在2024年9月下旬,我们趁势买入了很多被别的机构抛售的优质债券,进一步夯实了产品的底仓收益。今年3月,我们从负债端调整以及人民银行政策变化方面入手,敏锐地把握了进场的时机。整体来说,我们对这几波机会的把握的确带来了一定的成果。” 张璐举例说。

  虽然近期“股债跷跷板”效应频频被市场提及,但在张璐看来,股市目前更多是基于估值修复和流动性改善而出现上涨走势,主要影响的是市场短期情绪。站在更长期的角度,张璐认为,如果货币政策保持宽松、外部没有突发扰动因素,债市整体面临的压力相对可控,可能仍将维持震荡格局。

  不过,股市“抽水”效应造成的固收产品负债端波动,的确是不小的考验。“尤其是理财端同申同赎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这种一致性的行为会带来明显的波动,这就要求我们不断优化负债端的结构铺排,比如通过调整理财、自营、直销的组合比例,让持有人的体验和收益得到更好的保障。”张璐表示。

  在张璐眼中,固收产品的收益效果建立在投资端对负债端资金需求的了解之上,需要总结和归纳负债端的资金习惯,匹配相应的投资策略,预留足够的流动性仓位,以应对资金面波动,“在满足持有人流动性需求的同时,尽可能提供更好的持有体验,这是我们应尽的职责。”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经济快讯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兴银基金张璐:债市格局震荡 提高胜率意识” 的相关文章

这场政企座谈会,为何让企业和金融机构“意犹未尽”?

这场政企座谈会,为何让企业和金融机构“意犹未尽”?

每经记者 淡忠奎    每经编辑 杨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淡忠奎 摄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0月17日下午4点50分左右,座谈会一散场,成都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立即找到秦灿——成都信得实业有限公司...

应对偿付能力大考 险企年内发债融资约千亿元

应对偿付能力大考 险企年内发债融资约千亿元

  上证报中国网讯(记者何奎)2024年以来,公司发债步伐加快,发债规模已经约千亿元。与去年发债机构主要是中小险企相比,今年大型险企发债也较为频繁,并且发债规模较大,占比超过7成。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近年保险公司积极发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

低利率下金融机构发债忙!

低利率下金融机构发债忙!

  近年来,随着债券市场利率持续下行,、等金融机构掀起了一股“补血”狂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数据显示,2024年商业银行次级债券的发行规模接近1.90万亿元,其中,二级资本债券及永续债(简称“二永债”)的发行规模接近1.67万亿元,创有记录以来新高。保险公司也通过发债“补...

亚洲信用债每日盘点(1月22日):中资美元债投资级市场整体较为稳健,中石油、中海油收窄11-13bps

亚洲信用债每日盘点(1月22日):中资美元债投资级市场整体较为稳健,中石油、中海油收窄11-13bps

  市场评述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级市场方面,丹阳投资集团、潍坊国控发展集团参与美元债新发;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二级市场方面,中资美元债投资级市场整体较为稳健,国企板块,中石油、中海油收窄11-13bps左右;科技板块,腾讯、收窄6-7bps,美团收窄...

2024年成都GDP超2.3万亿元,同比增长5.7%

2024年成都GDP超2.3万亿元,同比增长5.7%

成都市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和“五个聚焦、五个新篇章”工作要求,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

2025年各省置换债券配额或与去年相当 地方债防风险仍然关键

2025年各省置换债券配额或与去年相当 地方债防风险仍然关键

  2024年无疑是地方化债的大年。一方面延续2023年一揽子化债政策,安排债务限额支持地方化债。另一方面四季度进一步加大了化债力度,明确未来几年陆续化解12万亿元隐性债务,其中2024年四季度仅1个月的时间,就落地了2万亿元置换债券用于化解隐性债务。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