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动态 > 科技自立自强之院士说|科学家的梦想就是科研报国——访中国工程院院士罗安

科技自立自强之院士说|科学家的梦想就是科研报国——访中国工程院院士罗安

2024年04月01日72432

新华网北京4月1日电 题:科技自立自强之院士说|科学家的梦想就是科研报国——访中国工程院院士罗安

科技自立自强之院士说|科学家的梦想就是科研报国——访中国工程院院士罗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记者 陈听雨

科技自立自强之院士说|科学家的梦想就是科研报国——访中国工程院院士罗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光着膀子在工厂挥汗如雨地干活,在厚重灰尘的环境中长时间工作,这似乎与想象中象牙塔里写论文、实验室里做试验的科学家形象相去甚远。

图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罗安在工作中

近日,新华网与科创中国联合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力电子变换与控制专家、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罗安,在他看来,当代的科学家精神恰恰意味着深入产业,通过技术攻关,解决实际问题,瞄准国家所需、社会所需和人民所需开展科学研究。

“面对真问题,解决真问题”

“做科学研究要面向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这是罗安在采访中反复发出的心声。

他回忆起年轻时在韶关冶炼厂做科学研究,解决企业用电装置自动控制问题时的经历。

当时,冶炼厂的电弧炉如果能实现自动控制,就能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有利于工人的身体健康。

“由于冶炼厂的灰尘非常厚,在现场工作久了,我都从喉咙里咳嗽出血来。经过三年多的研究、攻关,我们最终把电弧炉的自动控制系统做好了。虽然当时难度比较大,条件非常恶劣,但是通过我们的技术攻关,解决了实际问题,大幅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冶炼产品的质量也得到提高,我们感到非常欣慰。”

科研课题在哪里?罗安认为,课题就来源于生产一线,科学研究应该直面真问题,解决真问题。

比如,罗安和同事们曾在贵溪冶炼厂发现,厂里的变压器发热非常严重,到了夏天要几台鼓风机来冷却变压器,原因是谐波超标。

“当时国外有这类装置,但是非常贵,那时候就是天价,企业根本买不起。我们就提出了一种混合型的有源滤波装置,想用较低成本去解决谐波治理问题。”

罗安与同事们经过了研制、调试、失败、改进的艰辛攻关历程,最终将设备投入到生产中,解决了工厂的谐波治理问题。

“我记得最终安装谐波治理装置时,正好是夏天,也是企业急需要我们把设备投入生产来解决变压器发热问题的时候。我带着8个男学生光着膀子在现场干,满身都是汗,安装了5天多,最终解决了这个冶炼厂的谐波治理问题,变压器发热大幅减少,能耗降低,企业的节能和产品的质量都得到了保障。”

在罗安看来,科学研究应该是不为名、不为利的,过程既辛苦,又有喜悦。“做科研要到企业去,深入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去耕耘、去攻关,不断去把技术攻关出来,凝练出核心技术,把装备研制出来,依靠装备去改变产品的品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益,通过科研的攻关来解决国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难题。”

“科学研究不要随大流而要另辟蹊径”

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科学研究必须要做一些原创性的工作,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精神是至关重要的。”罗安说。

多年来,罗安与团队始终秉承着“装备改变品质,品质影响世界”的理念,追求为企业解决原创性或核心技术问题。

他举例称,团队在钢铁企业发现电磁冶金技术比较难,大胆提出了无齿槽搅拌辊和双向电源搅拌两项技术,经过了将近8年的不懈攻关,实现了无接触的电磁搅拌,解决了国家高品质钢材的电磁冶金在搅拌上的难题,该技术已广泛运用到武钢、宝钢、首钢等企业的特殊钢材生产中,实现了国家在电磁冶金技术中的重大突破。

又如,人们每天都使用的手机,其中的印制版都需要薄的铜箔。原先可以利用压延技术,靠铜板带一层层地压薄。但如果铜箔压到16μm以下时,再靠压延技术就难了,要靠电解铜箔。为此,罗安团队专门研发出高精度、高稳定的大电流铜箔电解电源,使电解铜箔可以做到6μm。目前这种高精度、高稳定的大电流铜箔电解电源,已在铜箔行业中广泛应用。

作为电能高效高质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罗安介绍了实验室目前主要进行的原创性工作。

首先,通过电磁高效高质转化技术的研究,来提高钢材的纯度,促进电磁冶金技术高质量发展。

其次,在电热高效高转化方面,高频电热高效高质转化是生产汽车薄板和一些核心材料的核心技术,实验室正在此方面进行核心技术攻关,致力于满足产业对非金属材料生产的技术要求。

第三,在电声高效高质转化方面,项目组经过将近12年的科研攻关,在大功率数字功率放大器、大功率电声转化装备方面取得了进展,并且实现了一些产业落地应用。

此外,芯片化的传感和高精度的测量是智能数字电网的核心部分。实验室希望通过芯片化的微型化传感技术的攻关,使配电网更加透明化和智能化,真正实现电能的高效高质转化。

“做科学研究不要随大流做大家都在做的事情,而要另辟蹊径,针对一些亟需解决的难题,做原创性的科研工作,不要怕坐冷板凳,要持之以恒地去攻关,研制出一些原创性或颠覆性的技术,当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就能为国民经济做出贡献。”罗安说。

青年科技工作者要有“精气神”

回首几十年的科研道路,罗安与电力的世界有着不解之缘。

出生于电力世家的他,从小就能接触到电力企业的工程师。“读中学时,电力工程师会来学校给我们上课,那时我就迷上了电力。高考时,我报了工业企业电气自动化专业。人的成功是离不开梦想的,考上大学之后,人就有了梦想,并且梦想逐步清晰,我希望自己这一辈子,能够把专业知识学好,为祖国服务。所以在读大学、读研究生,甚至读博士时,我都是非常刻苦的,几乎没有周末,都是沉浸在学习和科研工作中。”毕业后,罗安开始了在电力科研领域的深耕,始终致力于将科研成果付诸实践。

我国著名的流体传动与控制学家、中国科学院原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原校长路甬祥是罗安的导师,老师早年间的一篇文章《我的事业在中国》曾深深地鼓舞了罗安。如今,同样作为教师的罗安,早已桃李满天下。

他提出了“三链并举-四维递进”电气类“五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方法。

“青年人才首先要有爱国情怀,要有一种‘毕业后为国家干一番事业’的精神,我们叫做‘精气神’。”罗安说。

其次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比较宽广的知识面,以及良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还强调培养人才的大工程观的重要性,“就是对一个大的项目,能够把它分解成多个子项,有团队协作的精神来组织集体攻关,形成多学科交叉,解决一些大工程或疑难的技术攻关。”

“都说青年科技工作者要有理想、有抱负。理想和抱负是什么?就是希望自己这一辈子能为国家做一两件实事,解决国家在技术或经济方面的一些难题,把毕生所学真正服务于国家建设中去,这就是科技工作者的理想。”罗安说。

与此同时,在我国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当下,罗安认为,科技工作者逐步培养起团队科研的能力尤为重要。

“现在的科学研究不是那么简单了,很多问题不是靠单一学科能够解决的,都是靠多学科交叉来解决问题,所以不能单枪匹马了,应该通过自己研究的逐步深入,带领团队来进行科研攻关,让团队的力量在科研工作中很好地发挥出来。面向重大难题,通过多学科交叉团队协作、集体攻关,实现技术创新和突破。”他说。

【纠错】 【责任编辑:周靖杰】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上海打造绿色低碳产业集群观察
      • 新华全媒+丨黑龙江:绿色施肥绘丰年
      • 追光丨体育带给你什么?他们这样回答……
      • 新青年|这个发生在荒岛的“神话”,他等到了 
      • 乡村行·看振兴丨从一张电费单看智慧春耕之变
      • 台湾连线丨台湾工具机业者期待深耕大陆分享商机
      • 星空有约丨我国发现的这颗彗星有望成今年最亮彗星
      • 感受雄安新区的创新气息
      • 花都“种花人”的中式浪漫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经济快讯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科技自立自强之院士说|科学家的梦想就是科研报国——访中国工程院院士罗安” 的相关文章

              美联储票委鸽转鹰?博斯蒂克:年内预计只降息1次

              美联储票委鸽转鹰?博斯蒂克:年内预计只降息1次

                尽管美联储最新的点阵图显示,美联储官员们预计年内将会降息3次,但不同官员间的意见分歧却非常明显。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美东时间周五,美联储2024年票委、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Raphael Bostic)就表示,由于美国通胀降温速度不及预期,他现在对于美联储今年降息的...

              人工智能让遥感卫星变“聪明”

              人工智能让遥感卫星变“聪明”

                新华社长春3月28日电 题:人工智能让遥感卫星变“聪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华社记者孟含琪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远在太空的卫星与前沿热门的人工智能技术“碰撞”,将擦出怎样的高科技“火花”?  去年12月至今,一些科研院所和商业航天公司陆续推出人工智能遥感...

              “共情”AI出现了,你会与之共情吗

              “共情”AI出现了,你会与之共情吗

                当我们想到有情感的人工智能(AI)时,素材其实都来源于科幻作品,其中的情感式AI常常被描述成一个寻求人类同等爱意的孤独者,或心思缜密的电子大脑。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现在,一家由前“深度思维”(DeepMind)研究员担任首席执行官的初创公司“Hume AI”,发布了一款标榜为...

              华为举办鸿蒙生态春季沟通会 智界S7、华为MateBook X Pro焕新亮相

              华为举办鸿蒙生态春季沟通会 智界S7、华为MateBook X Pro焕新亮相

                4月11日,华为举办鸿蒙生态春季沟通会,带来鸿蒙智行首款智慧轿车智界S7、全新华为MateBook X Pro领衔的多项新产品、新技术,并公布鸿蒙智行生态最新成绩,展示进一步完善的华为万物互联全场景生态。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为鸿蒙智行首款智慧轿车,智界S7带来焕新升级惊喜。...

              6G与AI深度融合 开辟通信产业新赛道

              6G与AI深度融合 开辟通信产业新赛道

                新华网南京4月18日电(记者凌纪伟)在日前召开的2024全球6G技术大会上,通信与AI的融合成为与会嘉宾热议的话题。大家普遍认为,通信与AI深度融合是通信演进的重要方向,将不断降低网络的运营成本,提升网络性能,带来的新业务能够开辟通信产业新赛道。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国工程院...

              “中国航天日”临近 首任航天员大队长及抖音达人为乡村青少年带来“流动科学课”

              “中国航天日”临近 首任航天员大队长及抖音达人为乡村青少年带来“流动科学课”

                4月17日,第九个“中国航天日”前夕,中国科技馆、教育部宣传教育中心与抖音联合发起的科普活动——2024“流动科学课”走进甘肃,在酒泉市科技馆举办启动仪式。本次活动以“追梦中国航天”为主题,邀请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首任大队长申行运,乡村科学老师张建涛,以及抖音优质科普视频创作者们走进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