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民生 > 退市新规来了!新增1年严重造假、多年连续造假退市情形,加大对“僵尸空壳”等出清力度

退市新规来了!新增1年严重造假、多年连续造假退市情形,加大对“僵尸空壳”等出清力度

2024年04月12日49541

4月12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退市意见》),通过严格退市标准,加大对“僵尸空壳”和“害群之马”出清力度,削减“壳”资源价值;同时,拓宽多元退出渠道,加强退市公司投资者保护。

退市新规来了!新增1年严重造假、多年连续造假退市情形,加大对“僵尸空壳”等出清力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具体来看:

1.严格重大违法退市适用范围,调低2年财务造假触发重大违法退市的门槛,新增1年严重造假、多年连续造假退市情形。

2.将资金占用长期不解决导致资产被“掏空”、多年连续内控非标意见、控制权无序争夺导致投资者无法获取上市公司有效信息等纳入规范类退市情形,增强规范运作强约束。

3.提高亏损公司的营业收入退市指标,加大绩差公司退市力度。

4.完善市值标准等交易类退市指标。

5.进一步畅通多元退市渠道。完善吸收合并等政策规定,鼓励引导头部公司立足主业加大对产业链整合力度。

6.削减“壳”资源价值。加强并购重组监管,强化主业相关性,加强对“借壳上市”监管力度。加强收购监管,压实中介机构责任,规范控制权交易。从严打击“炒壳”背后违法违规行为。坚决出清不具有重整价值的上市公司。

7.强化退市监管。严格执行退市制度,严厉打击财务造假、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惩治导致重大违法退市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高管等“关键少数”。推动健全行政、刑事和民事赔偿立体化追责体系。

8.落实退市投资者赔偿救济。综合运用代表人诉讼、先行赔付、专业调解等各类工具,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增加三种规范类退市的情形

本次退市改革进一步严格了重大违法退市标准,增加了三种规范类退市的情形。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司司长郭瑞明表示,这次改革调低了财务造假触发退市的年限、金额和比例,将现有的连续2年造假金额5亿元以上且超过50%的指标,调整为1年造假2亿元以上且超过30%、2年造假3亿元且超过20%、连续3年及以上造假,目的是有力遏制财务造假。

“考虑到2020年新《证券法》已强调从严打击财务造假,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的《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机制实施方案》也对坚决出清严重违法违规公司提出明确要求,因此对于2020年以来连续3年及以上财务造假的公司,证监会将从严适用新规予以退市。此次新规发布前已经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的,适用旧规,不再溯及既往。”郭瑞明表示,但是对于这些公司,证监会仍将坚决推进刑事追责、民事赔偿等工作,加大立体追责力度。

郭瑞明指出,本次改革对三种具体情形实施规范类退市。第一种情形是,巨额资金长期被大股东及其关联方非法占用未能归还,导致上市公司资产被大幅“掏空”;目的是遏制违规占用,督促及时偿还。第二种情形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连续多年被出具非标意见;目的是督促公司规范运作。第三种情形是,公司控制权无序争夺导致投资者无法获取上市公司有效信息;目的是督促相关方尽快恢复正常的公司治理秩序。

对长期造假公司加强打击力度

退市制度是资本市场关键的基础性制度,有进有出,市场才更有活力,这也是提高存量上市公司整体质量的重要途径。2020年退市改革以来共有135家公司退市,其中112家强制退市。

郭瑞明介绍,这几年,市场各方对退市形成了更多共识,建议进一步加大力度,特别是一些严重造假、长期造假的公司,内控长期存在重大缺陷的公司应当退市。此次改革就是要对严重造假、多年连续造假加大打击力度。

郭瑞明强调,退市监管的原则是“应退尽退”,没有也不应该预设数量。下一步,证监会将统筹推进各项措施尽快落地,严厉打击各类规避退市行为,更大力度保护投资者权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净化资本市场生态,努力实现“退得下”、“退得稳”。

强化减持约束力

证监会还对《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减持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由规范性文件升级为规章,制度的稳定性和约束力进一步增强,同步还修改了《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规则》。郭瑞明指出,上述两项规则和创投私募基金减持特别规定共同构成了“1+2”的规则体系,便于市场各方理解和遵守。

郭瑞明表示,去年以来,对于违规减持,证监会首先是责令改正,要求相关主体购回并向上市公司上缴价差,本次《减持办法》进一步固化了这项措施,有利于及时矫正违规行为、防止相关主体违规获利,也能够最大限度减轻对中小投资者的损害。对于金额较大、情节较重或者拒不改正的,应当立案处罚、严肃市场纪律,为此,《减持办法》进一步细化了应予处罚的违规情形。另外,《减持办法》还增加了公司和董事会秘书的义务,要求公司对股东做好规则提示,要求董事会秘书定期检查股东减持情况、主动报告违规减持,这有利于加强对股东减持的管理。

责编:朱雨蒙

校对:冉燕青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经济快讯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退市新规来了!新增1年严重造假、多年连续造假退市情形,加大对“僵尸空壳”等出清力度” 的相关文章

侃财丨米粉的狂欢

侃财丨米粉的狂欢

今天油气开采板块位居涨幅榜前列。三大石油公司涨幅都超过2%,中国石油更是大涨了6.8%。统计了一下中石油最近几年的涨幅,2021年涨了23%,2022年涨7%,2023年涨了50%,今年年初以来已经涨了39%。中石油今年的涨幅,在全部A股中,排名第76位,跑赢了约98.5%的个股。很多年前的民谣:问...

重返景气区间!刚刚,3月制造业PMI数据出炉

重返景气区间!刚刚,3月制造业PMI数据出炉

3月制造业PMI大幅回升,什么信号?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月3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均比上月上升。其中制造业PMI为6个月来首次高于临界点,其他两个指数则是...

基金铆足劲

基金铆足劲"灵活漂移"!债基变股基,科技主题大买金融……

在净值、规模、管理费等竞争压力下,公募基金公司正主动为旗下产品注入漂移的“配方”。漂移操作似乎已不再具有市场压力,甚至成为许多公募产品挖掘生存空间的手段,其中不乏基金公司为旗下产品的策略漂移开绿灯。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有基金公司在部分赛道低迷的背景下,利用新产...

华闻集团大宗交易成交236.62万股 成交额433.01万元

华闻集团大宗交易成交236.62万股 成交额433.01万元

华闻集团4月3日大宗交易平台出现一笔成交,成交量236.62万股,成交金额433.01万元,大宗交易成交价为1.83元,相对今日收盘价溢价12.96%。该笔交易的买方营业部为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马鞍山佳山路证券营业部,卖方营业部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亚运村证券营业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

侃财丨上哪儿找这么好的生意?

侃财丨上哪儿找这么好的生意?

贵州茅台又成了市场焦点,收盘跌了2.82%。市场传闻茅台酒53度飞天批价已由年初2700元/瓶左右跌至2580元/瓶左右,而贵州茅台推出的375ml巽风酒放量20万瓶,是茅台酒批价波动的原因之一。贵州茅台则是回应巽风酒计划量占茅台酒全年投放量比重小,不会对茅台酒价格体系产生影响,目前茅台酒动销情况良...

多只涨停,业绩预喜股普涨!这一指数却一度暴跌超10%!

多只涨停,业绩预喜股普涨!这一指数却一度暴跌超10%!

A股市场上午整体下行,多数板块下挫,石油板块逆市走强。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昨晚又有不少A股公司披露2024年一季度业绩预告,业绩预喜公司今天上午股价普遍大幅上涨,不少股票涨停。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港股市场方面,整体大幅调整,造车新势力全线大幅下跌。 A股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