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日报:4月15日
债市周一(4月15日)偏弱整理,央行缩量平价续作4月MLF,间现券走势有所分化,前期表现较强的短债普遍回调,7年期和10年期品种持稳;资金面月中松紧尚可,国家税务总局网站信息显示,因清明节假期,4月增值税、所得税等主要税种申报截止日为18日,一般随后两个工作日为走款高峰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机构认为,MLF减量对资金几乎没有直接影响,虽然目前资金持续宽松,但因本月是缴税大月,不排除进入税期后回购利率会有上行的可能。由于央行提及关注收益率,且午后国内股市再度拉升,现券部分止盈盘浮现,后续要关注特别国债等政府债供给以及货币政策配合情况。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行情跟踪】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国债期货收盘涨跌不一,30年期主力合约涨0.03%报106.17,10年期主力合约涨0.01%报104.415,5年期及2年期主力合约均跌0.05%,分别报103.35和101.652。
银行间现券多数走弱,短债回调明显,截至发稿,5年期国债活跃券230022收益率上行2BPs报2.1175%,10年期国债活跃券230026下行0.25BP至2.3225%,30年期国债230009收益率上行0.75BP至2.55%;5年期国开活跃券230208收益率上行2BPs报2.1725%,10年期国开活跃券230210下行0.25BP至2.4245%。
中证转债指数收盘跌0.41%,正丹转债、百川转2、宏昌转债、迪贝转债、英力转债跌幅居前,分别跌12.44%、9.34%、7.83%、7.82%、7.15%。涨幅方面,北方转债、合力转债、能化转债、贵轮转债、爱玛转债涨幅居前,分别涨5.14%、3.69%、3.61%、3.19%、2.98%。
交易所地产债涨跌不一,“H0宝龙04”涨超20%,“阳光优A”涨超17%,“H9金科03”涨超12%;“H0金科03”跌超67%,“H9龙控02”跌超48%,“22龙湖02”跌超7%。
【海外债市】
北美市场方面,截至上周五(4月12日),美债收益率集体收跌,2年期美债收益率跌6.5BPs报4.911%,3年期美债收益率跌7.1BPs报4.74%,5年期美债收益率跌7.6BPs报4.567%,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6.7BPs报4.529%,3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4.8BPs报4.635%。
欧元区市场方面,当地时间4月12日,欧债收益率全线收跌,法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10BPs报2.858%,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10.4BPs报2.357%,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11.3BPs报3.754%,西班牙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9.9BPs报3.179%。
【一级市场】
农发行91天、3年、5年期金融债中标收益率分别为1.2574%、2.0260%、2.1477%,全场倍数分别为3.2、3.73、3.44,边际倍数分别为1.22、4.84、1.17。
【资金面】
公开市场方面,央行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4月15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同时开展1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中标利率与此前一致,分别为1.80%和2.50%。数据显示,周一有40亿元逆回购到期,周三有1700亿元MLF到期。
MLF方面,4月净回笼700亿元,为连续第二个月缩量续作。多位业内人士预计,2024年我国货币政策加大实施的空间仍然较大,降准降息都有较大可能。央行将继续降低MLF利率等政策利率,引导银行降低存款利率,推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有序下行,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资金面方面,央行减量平价续做4月MLF,银行间资金面基本未受影响,依旧维持着稳定宽松态势,银行在1.7%位置大量供给隔夜。长期资金方面,此前连续下行的同业存单利率,暂未见新突破,国有和主要股份制银行一年期同业存单二级最新成交在2.065%左右,保持在2.1%下方。
【机构观点】
:央行购债以及关注长期利率变化等问题。结合近期央行的政策表述,以及当下宏观经济环境,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货币政策仍然是以稳健为主,宽松但不过量,一方面积极拓展货币工具箱,支持实体经济降成本,另一方面关注利率市场的边际变化,及时调整市场预期,避免金融风险的累积。
华泰固收:今年初信贷M2增速有所回落,近期自律机制也提出约束贷款利率下限,引导存款利率下调,银行冲量行为也在弱化,都在说明信贷供求正在回归市场逻辑。好在存款利率还有降低空间,而贷款短期回升可能不大,M1继续低位运行,债市或不具备趋势性逆转的风险。近期通胀和金融数据共同反映经济整体仍处在波浪式运行的过程中,趋势尚未逆转。
天风固收:新“国九条”出台,监管态度较明晰,中长期利好资本市场,但当前经济数据尚有压力,海外降息预期下调以及地缘因素再度波动,短期或谨慎乐观。可转债方面,新“国九条”政策突出鼓励强调公司分红,完善分红体制,后续高股息高分红行情或将成为主线,建议关注高红利。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经济快讯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