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聚焦 > 科技创新债券二级市场交投活跃 5月份成交额突破2000亿元

科技创新债券二级市场交投活跃 5月份成交额突破2000亿元

2025年06月06日64727

  本报记者田鹏

科技创新债券二级市场交投活跃 5月份成交额突破2000亿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5月7日,一组聚焦支持科技创新债券发行的政策“组合拳”重磅落地。随着相关举措协同发力,科技创新债券二级市场成交热情节节高升。

  以5月份为例,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科技创新债券(包括在间市场发行上市的科创票据和在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发行上市的科技创新公司债券)成交额达2040.96亿元,环比增长65.25%,同比增长214.92%。

  接受《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科技创新债券二级市场活跃度攀升得益于政策组合效应显著,通过优化做市交易机制、上浮质押折扣系数、引导机构资金布局等一揽子配套政策,直接提升市场资金周转效率与流动性;同时,政策落地重塑市场预期,投资者对科创领域长期发展前景信心增强,参与二级市场交易的积极性大幅提升。此外,亮眼的市场数据形成磁吸效应,持续走高的成交额与收益率吸引更多增量资金涌入,资金与交易活跃度相互促进,构建起良性循环生态。

  优质产品加速入场

  数据显示,5月份,共有830只科技创新债券获得投资者青睐。区间交易额在10亿元以上的产品有32只,交易总额达886.10亿元,占5月份交易总额的43.42%。其中,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科技创新债券(第一期)以74.00亿元的区间交易额成为最受欢迎的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32只区间交易额在10亿元以上的产品中,有26只产品系5月7日政策“组合拳”重磅落地后上市。这一数据清晰地显示出,新政策落地对优质科技创新债券产品的催生作用显著,大量优质产品迅速进入市场并获得投资者高度认可。

  从债券类型来看,商业银行债占据主体,占比达46.88%。商业银行在科创债市场中的主导地位,得益于其强大的资金实力、广泛的客户基础以及稳健的市场信誉,为科创企业提供稳定且大规模的资金支持,也为投资者提供了相对安全可靠的投资选择。

  大公国际首席宏观分析师刘祥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科技创新债券受追捧,有助于优化债券市场结构,推动金融产品多元化发展,吸引更多长期资金进入权益类和固收+领域,促进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协同发展。同时,对科技创新企业而言,充足的债券融资渠道能够有效缓解其研发资金压力,有效降低科创企业的融资成本,显著提升创新效率,推动形成“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服务实体功能。

  多因素助推二级市场火热

  科技创新债券二级市场的火热离不开系列配套措施的精准赋能与长效支撑。

  其中,优化做市交易机制成为激活市场流动性的关键一步。具体来看,沪深北证券交易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服务新质生产力的通知》提出,支持科技创新债券质押融资,质押折扣系数可以在债券各档位对应折扣系数取值基础上适当上浮,并适度降低科技创新债券纳入基准做市券门槛。

  同时,信用增信体系的完善有效缓解了科技企业轻资产、高风险与投资者风险偏好之间的矛盾。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方面,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和专业信用增进、担保机构开展信用保护工具、信用风险缓释凭证、信用违约互换合约、担保等业务,支持科技创新债券发行和投资交易;另一方面,央行将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并与地方政府、市场化增信机构等合作,通过共同担保等多样化的增信措施,分担债券的部分违约损失风险。

  此外,市场预期的改善更是助推二级市场热度的重要因素。随着政策“组合拳”的落地,投资者对科创领域的长期发展前景信心显著增强。科技创新债券二级市场正加速形成“政策利好—预期改善—资金流入—活跃度提升”的正向反馈机制,市场热度不断攀升。

  展望未来,为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债券二级市场的活跃度,冯琳表示,可参考国际经验,通过增加限制性条款(债务限制、资产出售限制、控制权变更限制)等方式,进一步加强投资者保护。

  刘祥东提示,需要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债券存在的信用风险,破除“刚性兑付”的市场预期,通过建立专业独立的信用评级机制和科技价值评估模型,客观揭示不同科创主体的信用差异,充分发挥市场化风险定价功能,确保投资者获得与风险等级相匹配的合理收益,从而推动科创债市场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经济快讯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科技创新债券二级市场交投活跃 5月份成交额突破2000亿元” 的相关文章

财联社债市早参7月12日| 第三季度地方债计划发行超2.7万亿;万科及子公司近日获得银行贷款27亿

财联社债市早参7月12日| 第三季度地方债计划发行超2.7万亿;万科及子公司近日获得银行贷款27亿

  债市要闻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盛松成:财政政策需要更加积极,货币政策予以配合;降准是配合的主要手段】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国人民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近日发文指出,财政政策需要更加积极,货币政策予以配合。要实现今年5%左右的经济增速目标,投资仍有缺...

应对偿付能力大考 险企年内发债融资约千亿元

应对偿付能力大考 险企年内发债融资约千亿元

  上证报中国网讯(记者何奎)2024年以来,公司发债步伐加快,发债规模已经约千亿元。与去年发债机构主要是中小险企相比,今年大型险企发债也较为频繁,并且发债规模较大,占比超过7成。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近年保险公司积极发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

亚洲信用债每日盘点(1月22日):中资美元债投资级市场整体较为稳健,中石油、中海油收窄11-13bps

亚洲信用债每日盘点(1月22日):中资美元债投资级市场整体较为稳健,中石油、中海油收窄11-13bps

  市场评述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级市场方面,丹阳投资集团、潍坊国控发展集团参与美元债新发;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二级市场方面,中资美元债投资级市场整体较为稳健,国企板块,中石油、中海油收窄11-13bps左右;科技板块,腾讯、收窄6-7bps,美团收窄...

中资美元债分化,投资级与城投债反弹,部分地产美元债下跌超30%

中资美元债分化,投资级与城投债反弹,部分地产美元债下跌超30%

  受美联储降息预期波动影响,今年以来中资美元债市场高位震荡,且表现分化。投资级与城投美元债下跌后有所反弹,而高收益级与地产美元债持续下跌。受部分房企舆情影响,1月有重点房企美元债跌幅已超30%。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业内人士指出,考虑锁汇成本,中资美元债的吸引力较去年有所下降...

明天不操作,或亏损超24%

明天不操作,或亏损超24%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春节假期前,又有可转债将迎来最后交易日。1月23日,是成银转债的最后交易日。成银转债1月22日收盘价为133.632元/张,如果投资者不及时操作,可能亏损超24%。此前,金沃转债部分持有者就因未及时操作导致亏损42%以上。   另一只转债——苏...

2024年成都GDP超2.3万亿元,同比增长5.7%

2024年成都GDP超2.3万亿元,同比增长5.7%

成都市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和“五个聚焦、五个新篇章”工作要求,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